走在车站口,原本热闹的春运比往年冷清许多。每位乘客心里都清楚手中紧攥的车票的分量,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,选择归途定然少不了一番思想斗争,返乡团聚显得弥足珍贵,而平安回家更是新春的美好祈愿。
春节是个万家团圆的传统节日,尤其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务工人来说,无论“混”的好与坏,年底能与家人团聚是对心灵的莫大慰藉。然而,疫情之下,这种归乡情结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。
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现实考量,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,体验第二故乡的年味,也未尝不是明智之选。尤其对于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们,异地返乡除去时间成本,带给家人的更是安全隐患,非但不能团聚,反而可能还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。在健康和生命面前,原本归心似箭的外乡人,选择就地过年就容易被家人理解和支持,也便成了期盼平安的新风尚。
心在一起,就是团圆。身在异乡,我们以另一个视角体验传统习俗,疫情之下,更能引发对亲情的珍视。每逢春节,祭祖、年夜饭、拜年成为展示团圆幸福感的三大高光时刻。远在他乡,虽不能实地凭吊先祖,但可以以其他方式寄托哀思,比如网络撰文、遥祭菊花等;虽不能亲口尝一尝妈妈的味道,但可以隔屏对酒当歌,共叙亲情;虽不能组团挨家挨户看望长辈亲朋,但可以挨个视频语音,表达衷心祝福......一切线下该有的习俗,统统改成了线上,而当你拿起手机接通家人的那一刻,相信你会更加感受到亲情的份量,或许也会第一次感受到手机变得那么有“人情味”,对比其他时候我们往往沉浸在手机的海洋里不能自拔,亲情虽近在眼前却不曾珍惜,发出“如果能在身边,一定会好好陪陪家人”的喟叹,或许这就是“月是故乡明”的真实写照,也是“距离产生美”的亲情诠释。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团圆是一种情结,即便是身在异乡,身体健康平安、心中无所牵挂便是对亲人最好的关爱。就地过年,让儿女最放心不下的还是留守老人和儿童。为了让远离家乡的市民春节过得安心、舒心、暖心,日照更是诚意满满,展示出浓浓爱意。比如,莒县库山乡推出的“五老一红”工作法(即召集各村老党员、老邻居、老乡医、老教师、老匠人等五个门类闲散老年人员,另加一支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,由村党支部牵头,摸清留守老人儿童家庭情况,集中在腊月和正月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,每天做好个人防护,分工巡回全村各留守家庭),让远在异乡的儿女、父母了却了牵挂,心中变得踏实。
此外,城市书房、科技馆等日常休闲娱乐场所,所有公共停车场、16个景区及4处体育场馆,春节期间全部免费开放......这些优惠政策大礼包让就地过年的市民体验到日照的人文底蕴,进一步感受到这座生态优美、充满活力的海滨城市具有的别样年味。
吾心安处即故乡,无论身在故土,还是独处异乡,无论是通过线上,还是通过线下,我们期盼每个人都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与家人团圆的心愿,更希望大家平平安安,并以实际行动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,守好“年关”,过好春节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共赴美好春约。
来源:屋楼春晓公众号